首页 > 资讯 > 财经 > 正文

去年全球艺术品交易降温

中国基金网

对艺术拍卖行和艺廊来说,2023年是不景气的一年,所幸奢侈品和名人拍卖活动增加,缓解了冲击。

纽约Pace艺廊资深副总裁麦克唐纳说:「艺术市场无法一概而论」,用此形容不甚顺畅的2023年,尤为贴切。 在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,拍卖会仍靠精品和艺术名家大师的作品撑场。 分析公司Pi-eX数据显示,全球三大艺术拍卖行佳士得、苏富比和富艺斯至去年12月24日止的年度交易总额为112亿美元(,较前一年少18%。

三大拍卖行在全球各地的销售皆下降,美国和法国跌幅最大,分别下降27%和24%,中国仅下滑3%,使其在2023年成为全球第二大艺术品市场,仅次美国。 2023年最大笔的交易为以1.21亿美元落槌的毕加索画作「戴手表的女人」,是唯一以超过1亿美元落槌的拍卖品。

规模较小的拍卖行邦瀚斯,靠着价格较易入手且类型较广的艺术作品,以及近几年重金投资的线上业务,在去年一片不景气中逆势而上,全年营收达11亿美元,年增14%。

执行长文奇格拉也指出,近年名人拍卖愈来愈受欢迎,艺术品收藏家或卖家的身分,甚至比艺术品本身更有说服力。 苏富比今年最盛大的名人拍卖会,以4,000万英镑卖出1,406件已故皇后乐团主唱Freddie Mercury的遗物。

商业艺廊采取和艺术博览会相反的策略,抛弃传统单一场地,一年六次,每次为期一周的形式,转采不定点的快闪式展出方式。

迈入2024年,一级艺术品市场关注的,将是如何在破碎的环境中代理在世艺术家。 如今艺术经纪公司兴起,他们更像运动员的经纪人,而非共享得失的事业伙伴。 年轻艺廊推销艺术家的方式为「支持而非代理」,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。

二级市场面对的挑战将是如何应对高端市场的疲软。 高端市场的销售掩盖2008年经济危机后,艺术市场食物链下游的问题。 市场观察家认为,就算没有出人意料的地缘政治危机,也会有已知的干扰因素,包含美国、俄罗斯、印度、德国,以及几乎确定会发生的英国的选举。

2023年拍卖行也观察到新买家数量的成长。 新买家占佳士得客户总数35%,其中高比例是千禧世代和Z世代的买家,这为下一季的拍卖市场带来不失谨慎的信心。

中国基金网遵守行业规则,本站所转载的稿件都标注作者和来源。 中国基金网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“中国基金网”, 不尊重本站原创的行为将受到激光网的追责,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, 如有异议可投诉至:Email:133 4673 445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