鸿海强化IC设计布局、上诠可望打入台积电供应链、中信银蝉联刷卡王
时间:2024-12-16 10:39 来源:中国基金网 作者:chuntao 点击:次
台股小跌,外资持续提款 市场表现概况 12月13日,台股小跌26点,收于23020点,虽守住2万3大关,但跌破十日线,显示市场短期承压。 外资操作动态: 外资连续第四天卖超,净卖出40.33亿元,并针对债券ETF进行大额提款,三档合计卖超高达5.2万张。 法人操作对比: 投信连续第三天买超,净买入24.94亿元。 自营商由买转卖,净卖出87.91亿元,显示市场资金流向变化。 市场观察:台股在震荡中反映了外资撤资及本土资金支撑的拉锯,未来走势仍需关注外资动向及国际市场情势。 鸿海加码IC设计领域 鸿海13日宣布,通过子公司鸿元国际增资旗下IC设计公司“能创半导体”,总金额上限为5.93亿元,累计持股金额将达12.9亿元,持股比重高达98.97%。 战略意义: 这项增资动作表明鸿海正在强化其半导体布局,尤其是在IC设计领域的深耕,以应对未来智能制造和车用电子需求增长。 市场预期: 鸿海的增资计划可能带动相关供应链股价波动,同时凸显其布局高附加值产业的决心。 台积电与英伟达推动CPO技术 技术前景 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指出,台积电计划2026年推出整合CoWoS(芯片封装技术)与CPO(光电共封装技术)的产品,以解决AI芯片传输瓶颈。 英伟达也将采用CPO技术,预计其Rubin系列芯片将于2026年量产,Rubin Ultra则将在2027年上市。 产业影响: 这一技术进展显示台积电和英伟达在AI芯片领域的领先地位,也标志着CPO技术或成为下一代芯片性能提升的关键。台积电和英伟达供应链公司可能受益。 台湾太阳能产业陷困局 停工计划与挑战 中美晶旗下宜兰太阳能电池厂计划于2024年初停工,预计影响上百位员工。 主要原因: 第三地进口组件价格优势冲击本地制造。 政府审批案场进度缓慢,影响市场需求。 产业呼声: 业内人士呼吁加强管制进口组件,以保护本地制造业。但如何在保护产业和推动绿色能源发展间找到平衡点,仍是政策挑战。 购屋压力创新高 房贷数据 2024年第三季,全台平均核贷金额达1043万元,贷款利率升至2.23%,均创下15年新高。 台北市购屋压力尤为显著,平均房贷金额达1832万元,首次突破1800万元。 市场影响: 高房贷利率和贷款金额表明购屋压力持续增加,可能进一步抑制民众的购房需求,房市热度面临冷却风险。 双11与旅游旺季助推刷卡消费 消费数据亮点 2024年11月,受双11购物节、年底聚餐旺季和棒球赛事带动,日本旅游消费增长明显。 五大发卡行当月总刷卡金额达到2740.86亿元,其中: 中信银:以676.32亿元刷卡金额连续7个月称霸“刷卡王”。 玉山银:新增发卡量达10.2万张,连续4个月荣膺“发卡王”。 经济意义: 消费力强劲凸显内需市场活跃,旅游和消费习惯恢复带动整体经济复苏。 综合观察 资本市场方面:台股资金动向显示外资与本土资金的博弈,短期震荡或持续。 产业动态:鸿海与台积电持续深化高科技领域布局,展示台湾科技产业的创新潜力。 政策挑战:太阳能产业的困境呼唤更有效的政策支持,同时房市问题则需平衡民众压力与经济稳定。 消费复苏:内需消费活力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撑,但需关注背后债务压力对长远消费能力的影响。 (责任编辑:admin) |